在沒有google評比之前~米其林指南 - 米蘭達趣哪兒

在沒有google評比之前~米其林指南

隨著科技進步我們旅行到異地,再也不用擔心吃飯踩雷,隨時利用google map搜尋鄰近美食,可以先看看網友評價再做出決定。這個google map是嚕如最崇拜與感謝的21世紀發明,於2005年上線,真正普及也不過是近五年的事。想當初第一次帶團還是仰賴前輩們的手繪地圖,精細的程度大概是「這個路口右轉,會看見一個紅色屋頂,旁邊有一個垃圾桶,左邊有個小門走進去有廁所…」,還沒出發之前最怕的是那個垃圾桶移位了呢!有了google map我們的線索變多了,那麼一個世紀前的人們是怎麼尋找美食呢?

在19世紀末葉汽車發明之前,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想當初小小莫札特在18世紀巡迴歐洲演出時就是搭著馬車七哩摳囉,從故鄉薩爾茲堡摳到熊布朗宮(維也納),300公里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直到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發明第一台真正以汽油作為動力的「汽車」,20世紀初製造技術趨於穩定,美國汽車工程師亨利·福特利用裝配線概念大量生產並大幅降低成本,平價的汽車開始普及成為更可靠快速的交通工具,也改變了人們的旅行型態。

有了便宜方便的交通工具,追女朋友就變得容易許多(誤),汽車旅行蔚為時尚。但是JACK~那時候餐廳還沒有流行啊!當時有一些農家婦女利用閒暇時在家販售自己的手路菜,但網路不發達(是沒有網路!),一般的旅客很難獲得旅行中哪裡可以吃飯、哪裡可以加油、哪裡可以住宿的資訊。法國米其林輪胎公司的創辦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車產業的發展,派人搜集了相關資訊,於是最早的旅遊書《米其林指南》在1900年問世了!據說原來《米其林指南》是免費提供給輪胎客戶使用的,但是偶然的機會米其林兄弟發現他們的心血居然被拿去墊便當(桌腳),到了1920年遂改為收費販售。隨著2018年米其林首度對台北的餐廳推出評鑑,饕客們尋找美食多了一項專業評鑑參考,餐廳也透過米其林星星的榮譽帶來更高的知名度。

然而我們知道米其林評鑑的標準嗎?米其林評鑑標準包括食材品質、廚師對味道以及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展現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及餐飲水準一致性。評鑑分為一至三星:一星的餐廳表示在同類別裡出眾;二星代表廚藝高明值得繞道前往;三星為最高星級,代表餐廳供應的料理出類拔萃值得專程造訪。除了三個星等評價,米其林另外還有「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推薦價格較為平民化的餐廳,甚至是街頭小吃。(維基百科)

除了來自法國的米其林指南,在其他國家也有推出當地版的美食評鑑,例如澳洲的廚師帽義大利的紅蝦美食評鑑,旅行到其他國家記得入境隨俗喔!

關於作者:
嚕如 (Miranda)
大學念的是很穩定的公共行政系,因為喜歡旅遊踏入了不穩定的旅遊產業。
雙魚座,卻一輩子都在和天馬行空的個性相抗衡。
目前是自由工作者,歐洲線領隊,這個部落格紀錄了一些關於生活中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的芝麻小事。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