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肺炎疫情影響,從2020年2月開始過著到處旅行、短期打工、上課領補助的日子。隨著疫情拉長戰線也有想過找一個事業的第二春,但瀏覽了求職網站的眾多職缺,很難找到一個令人充滿熱情願意犧牲自由付出承諾的職缺,這真是像極了婚姻啊XD
今年二月結束了短期公務機關大開眼界的打工,開始準備土地代書的考試。朋友曾問我為什麼要考代書(地政士),一時間我答不出來……應該出自對現況的無能為力與對未來無可救藥的積極吧,神預測在我的職涯之中可能不會只有一次肺炎(黑天鵝),下一次我要說「我準備好了!」然後華麗地轉身(撞牆XD)。但事與願違,五月中台灣爆發本土感染,六月的考試一口氣延到九月,想到再多當四個月的全職考生我會崩潰,突然很想找事做!
目前多數產業居家辦公,如果你也覺得生活了無新意,缺少新的刺激與樂趣,十分建議你可以試著檢視自己的履歷,盤點所擁有的工作技能是不是符合市場趨勢,研究一下檯面上的職缺與薪資水準,參加幾場線上面試,透過用人單位的回饋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幸運的話……剛好找到一個更理想的工作也不一定~最近學到的新觀點就是「人生需要滾動式的調整」XD
我的職涯發展是驟變的,夢想在好幾年後的退休生活一夕達成,在肺炎這麼強大的不確定因素下還來不及為打掉重練的未來規畫藍圖,在職缺上主要關注兼職與附有期限的派遣工作。兼職工作預期請假比較彈性,是為了將來安排平日爬山留下伏筆;而短期派遣工作的薪資水準通常會略高於平均,也是一個進入外商相對容易的管道。但是如果你是以長期發展來規劃職涯是需要多方考慮的,畢竟這樣非核心的職位未必有轉正職的機會,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卻享有差別福利待遇還是會打擊士氣的。
如果你因為家庭或個人因素有短至中期的工作計畫,也建議你可以參考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事求人機關徵才系統內有相當多的約聘職缺,或是政府因應疫情的擴大就業安心即時上工計畫,公務機關的工作環境都蠻舒適的,但如果你是習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則會有一種在拍slow motion功夫片的魔幻體驗。
對於海量的職缺我篩選標準有兩個,其一是「離家近」,最早投了幾個電話客服的職缺,覺得自己在服務業的訓練對於不理性的客人比較大聲時尚可理性親切地應對,且這個職缺較少受到居家辦公影響而緊縮數量。我視訊面試了三個職缺,使用過LINE視訊、Zoom、Google Meet這些軟體。
第一間是本土派遣公司,面試官簡單核對資料、確認住家交通距離不會太遠、期限內不會隨意請假,將結果呈報主管與用人單位很快地收到回覆。第二間面試則是國際型HR公司,對於面試官的誠懇與好好說話的態度印象非常深刻。他一一詢問我每個工作經歷、轉職原因,確認是不是一個正常的求職者。避免被雇人單位挑毛病的履歷要注意是否換工作頻率太高、離職原因不明、待業期間太久?雖然只是一對一的面試,面試官總會在我回答問題後幫我總結修飾「你是說這個工作內容對於客服工作也有相關優勢啊」,問「你還有問題嗎?」答沒有問題「你是說工作內容都很清楚了嗎」在困守家中的軟封城期間,有一個人可以同理你,真是一個非常療癒的面談經驗。雖然說第二關和雇人單位面試,我在一個還沒想清楚的問題上「疫情結束後你會不會回去帶團?」沒有表現好,但真心推薦這個專業的人力派遣公司藝珂人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優質職缺。
我的第二個篩選工作的標準是「沒有薪水也想做的工作」,雖然台灣的薪資水準很難滿足我的期待,但轉念一想把工作當作交朋友和鍛鍊身體,於是往喜歡的領域找尋工作,期待以後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可以分享。最後的感想是轉職有三高會比較辛苦的:學歷高(例如博士)、歷史薪資高、年紀高(一般工作超過35歲,所有工作高過50歲),前兩項可以善意地修飾,最後一項卻是時代的眼淚。幸運的是這是一個網路的世代,如果真的找不到適合的工作,不妨自己創一個吧!
在求職與等待的時間裡,不免心情煩躁情緒起伏,然而我總是相信「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 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祝福你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