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鼠疫)號稱史上最危險的傳染病,據說源自亞洲西南部,自1348年起肆虐歐洲大陸,造成中世紀7500萬人(將近1/3歐洲人口)的死亡。這個傳染病對歐洲的社會經濟文化影響甚鉅,高致死率造成人口急劇下降,倖存者無奈地開始遷徙,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體,動搖天主教教會的崇高地位並種下「文藝復興」的幼芽。
作者卡繆以1940年代阿爾及利亞的奧蘭市為時空背景,經由大量考究瘟疫發生當時的醫學報告、歷史紀錄、相關小說編攥成這一部關於鼠疫及冒險的小說,富含多層寓意,包括「我們曾經遭受的壓迫、威脅及流亡的氣氛」以及歐洲對納粹主義的反抗。讀起來非常有即視感,十分推薦。對了~睽違35天今天台灣新增0例肺炎確診案例囉!
翻開內文第一句話即寫著「打仗的時候,我們幾乎不知道什麼叫亡者。既然得親眼見到某人死亡,這個死去的人才有重量,那麼這些散布在歷史當中的一億具屍體,不過就是想像中的一縷煙罷了。」不由得沈重地點點頭,7500萬人口我倒背如流,但從未真正感受過這龐大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只有當那個死去的某人和自己有所連繫,死亡才會變得沈重。
當奧蘭市的疫情升溫,省長同樣採取封城手段「宣布瘟疫爆發。封鎖全市。」剛開始百姓們會推測與親人分離的時間,是六個月?漸漸地受到疫情的發展、意外的洞察、報上的新聞影響,讓他們開始悲觀覺得有什麼理由不超過六個月、一年或是更久?接下來勇氣、意志、耐心會瞬間瓦解,讓他們感覺再也爬不出這個洞,不願面對未來,他們體驗到所有囚犯和流放者最深的痛楚:與毫無作用的回憶共同度日,然後將在極端的孤獨中獨自面對天意…沈默。如果瘟疫繼續擴散,人的道德標準也會跟著放寬,人們在墳墓旁縱情狂歡的景象將會重現。(慶幸我們在台灣只有歷經第一和第二階段,還在猜測疫情有多長?然後看法被別人影響變得悲觀一點點)
書中被困在城內的外地記者想盡方法逃離奧蘭市;老警衛感嘆地說「如果真的是地震就好了!一陣天搖地動以後也不必再說什麼…數一數死亡人數、生還人數,大勢底定。可是你看看這混帳疫病,就算心裡沒染病的人心裡也染上了」;然後民眾開始反擊,動員志工隊幫忙抗疫工作,即使他們明白施打疫苗後仍有2/3的機會染疫喪命。在瘟疫與生命的遊戲中,人能贏得的也只有體驗與回憶了。冬天來了,疫情受到控制,奧蘭市解除封鎖,人民開始慶祝。醫生打了沒有贏的勝仗,他會喜悅嗎?他心裡明白一件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鼠疫桿菌永遠不會死亡或滅絕,病菌可能潛伏在家具與衣物十數年,為了…再起!(真是一部恐怖劇)
參考閱讀:鼠疫
關於作者:
嚕如 (Miranda)
大學念的是很穩定的公共行政系,卻為了夢想踏入了不穩定的旅遊產業。
雙魚座,但一輩子都在和天馬行空的個性相抗衡。
是背包客、部落客、國際領隊、自由工作者,這個部落格紀錄了一些關於生活中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的芝麻小事。
雙魚座,但一輩子都在和天馬行空的個性相抗衡。
是背包客、部落客、國際領隊、自由工作者,這個部落格紀錄了一些關於生活中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的芝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