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脊梁山脈年多了很多時間上山,根據前輩提醒與實際經驗整理了兩天~三天登山所需裝備,出發前再檢查一下確保安全,也可因應自身條件調整。(備註: 山上大多不能洗澡,不一定有網路訊號,一定沒有電源插座。)★必備 ☆選配(視個人狀況)
一. 背負裝備
★背包30-50L(視過夜情況需不需要攜帶睡眠系統有所差異)總重盡量控制在10kg以下(我通常負重7-8kg) +外層:背包防水套 +內層:大垃圾袋防水層
☆側背胸前小包(方便隨時拿取有的沒的)
二. 行進裝備
★登山鞋(有人習慣穿☆雨鞋適應台灣潮濕的環境,但對腳踝的保護不佳,建議搭配厚襪子+鞋墊+護踝)鞋子通常買大一號,穿厚襪,且高山容易水腫
★羊毛厚襪(排汗襪)
★登山杖1-2支(視個人使用習慣)可減輕下山膝蓋負擔
☆護膝
三. 服裝選擇(洋蔥式穿法適應山區多變的天氣)
★長或短袖排汗衣(台灣春夏秋季節行走中通常很熱,防曬是最重要的考量)
★快乾長/短褲(短褲透氣/長褲防蚊蟲、防樹枝刮傷)
★備用乾淨衣物1~2套(睡覺或下雨可換)
★山上保暖層:羽絨衣/中層衣 擇一(每上升100公尺氣溫下降0.6度,高山天氣變化大)
★保暖毛帽
★遮陽帽
★兩件式雨衣褲(或Gore-tex)高級人才撐雨傘爬山
四. 其他裝備
★頭燈(手電筒不可以,100流明以上,有紅燈功能)
★水壺(保溫瓶)飲用水量視山上水源而定
★身份證件(健保卡)部分山域入山仍需申請,檢驗身份
★衛生紙/濕紙巾
★個人醫療用品(止痛/感冒/過敏/酸痛/高山症等)
★太陽眼鏡/防曬乳
★行動電源
★塑膠袋(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
☆3M手套(攀登防髒污防曬、日出攻頂禦寒)☆相機 ☆綁腿 ☆攻頂包(視行程)
五. 野營裝備(視過夜安排)
☆帳篷 ☆睡袋 ☆睡墊
六. 炊事裝備(視隊友,隊友有帶自己就不用帶)
☆瓦斯罐 ☆爐頭 ☆鍋具 ★個人餐具(碗/杯子/餐具)★打火機
關於作者:
嚕如 (Miranda)
大學念的是很穩定的公共行政系,卻為了夢想踏入了不穩定的旅遊產業。
雙魚座,一輩子都在和天馬行空的個性相抗衡。
是背包客、國際導遊領隊、自由工作者,這個部落格紀錄了一些關於生活中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的芝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