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香港政府因為反送中運動發酵緊急頒布了一項禁止蒙面規例,外界解讀為臉部監控將秋後算賬,此舉引起社會譁然與抗爭活動升溫,然而香港高等法院在11月18日判定此法違憲,警方宣布暫停執行。但是,你知道遠在歐洲的奧地利2年前就實施的這樣的法令嗎?
奧地利公共場所不能戴口罩
奧地利政府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禁止臉部偽裝法(Anti-Gesichtsverhüllungsgesetz),規定在公共場所不得遮蔽臉部特徵(包括出於健康原因必須戴口罩的人應隨身攜帶醫療證明),否則警察最高可以開出150歐元(折合新台幣約5000元)的罰單。起先稽查並不嚴格,只有傳聞穿著布偶裝發宣傳單的小丑不聽勸導被開了罰單。如如在機場都會特別提醒口罩成癮的台灣旅客過護照查驗櫃檯一定要「脫褲走」(台語),直到今年10月開始發現機場有航警認真在稽查了!
護照查驗櫃檯都有上列的圖例:綠色可以,咖色特殊情況許可,紅色禁止。
自20世紀起歐洲各國為了安全因素(或政治目的)陸續頒布了在公共場所、抗議場合、政府機關禁止遮蔽面容的相關規定,因此也引發了很多宗教與人權方面的抗議:是否針對伊斯蘭教徒「布卡」服裝的歧視?對於恐怖攻擊的預防真的有幫助嗎?…對於以基督教為傳統文化中心的歐洲人和伊斯蘭教徒(土耳其人)的愛恨糾葛可能要另外寫一篇了~
很難想像在歐洲沒有「口罩」文化
在亞洲我們戴口罩早已成為常態:生病要戴口罩,預防生病更要戴口罩!擅長發明貼心小物的日本人還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口罩:有圖案的、有顏色的、有香味的呢~你一定很難想像在歐洲就算冷得要死有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可能是空氣品質很好、人口密度不那麼高,一般情況下比較少人很多很密的時候(根據維基百科:奧地利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98,而台灣是6.5倍,人口密度652)。
有一次朋友詢問我為什麼台灣人到哪裡都要喝熱水?我解釋了中醫理論,他卻提出了另外一派西醫研究:即使天氣冷也要喝常溫水(冷的),這樣器官才可以感知到外在環境溫度而運作起來,進而身體就會暖起來了!在冰冷空氣下沒有習慣戴口罩說不定也是這個道理吧?!當地人除非病得非常嚴重才會戴起口罩,特殊的裝扮時常會引起路人的關切,而一般市區的藥妝店也買不到「口罩」。畢竟口罩不是萬靈丹無法過濾病毒與細菌,這些異國風俗都是台灣人到歐洲要適應的小小差異喔!
在歐洲,奧地利不是唯一通過了禁蒙面法的國家,但是相較於香港他們沒有鋪天蓋地的(人臉)監視系統,相反地非常注重隱私權,尤其是奧地利連行車記錄器都不允許呢!!!(驚)
延伸閱讀:啥米?!奧地利開車不能裝行車記錄器
嚕如 (Miranda)
雙魚座,卻一輩子都在和天馬行空的個性相抗衡。
目前是自由工作者,歐洲線領隊,這個部落格紀錄了一些關於生活中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的芝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