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後我開始嘗試經營一個podcast節目《OMG領隊衝啥米》,最初的起心動念只是希望有個小小的舞台可以和領隊朋友互相交流、聯絡感情,不想再有任何遺憾,另外也想實驗一下這個新的自媒體形式。
目前市面上關於podcast的書籍不多,這本《如何做出爆紅Podcast》由美國Podcast王牌製作人艾瑞克.紐朱姆撰寫,英文書名是 Make Noise:A Creator’s Guide To Podcasting And Great Audio Storytelling。
是一本關於如何開始製作Podcast節目,設定受眾、節目形式與說好故事和行銷節目的書,內容涵蓋作者多年心路歷程與實戰經驗,值得podcaster新手參考。
– 但這本書閱讀上不算順暢,也許是自己對美國市場不熟悉,案例的細節太多分散焦點,還有讓我看著中文卻很想了解原文在說什麼的翻譯問題。所以,以下僅摘錄對我的節目有幫助的內容以及我的理解 –
無論形式和風格如何不同,成功的podcast 有三個原則:
1.吸引人的故事和想法
把一個故事想成是一座黑森林,音頻講述者podcaster要負責引領聽眾穿越黑森林,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觀眾知道內容是什麼、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好的作品要有意義、令人回味和無法抗拒,但最重要的是創作者堅持自己的願景。以我欣賞的節目《聲飲啤酒》為例,主持人為來賓挑選一款精釀啤酒,在錄音期間飲用,說明特色並表達實際感受,讓聽眾也能身歷其境享用。
2.引人入勝的人物特色
主持人和訪談者具有「飢餓代理」的特質,應該替聽眾的好奇心發聲。例如《股癌》謝孟恭主持節目自然不做作,偶爾穿插髒話、語助詞也不以為意,提供不同立場的投資做法,對於過去的錯誤觀點也勇於認錯不斷修正,與聽眾一同成長。
在錄製節目中應該避免兩個常見錯誤(1)討好聽眾:聽眾不需要喜愛你(podcaster),只需要了解你(2)有距離感:聽覺體驗太過不真實,而顯得沒有人味。
3.獨特的聲音
在podcast中聲音像是對聽眾的承諾,需要真誠、有指向性的,像是對著你(聽眾)說話。也由於大多人使用耳機收聽,podcast給人更加個人、專屬還有親密的感覺。細微的聲音差異很容易被辨識出,避免「把現場錄音放到節目中」,環境音(空曠感)都容易讓人產生距離。
一. 為你的節目定位:
聚焦你的願景與想法,用十個字(中文我會建議「一句話」)來描述你正在製作的那個節目,盡量精確、具體、避免空泛的形容詞與專業術語。
定位很重要,這「一句話」將成為你的北極星,聚焦你的創意,帶領節目方向,走得更長遠 。
舉例來說《OMG領隊衝啥米》的一句話描述是:領隊談論帶團趣聞、景點介紹、轉職故事
二. 找到你的受眾:
1. 知道你在對誰說話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你可以先想像一個收聽你節目的聽眾形象,例如 30歲 住在台北市的秘書 Amy ,在google 圖庫裡幫她找一張照片,視覺化。然後看著照片幫Amy擬出她的履歷,詳細列出她的生活細節。
例如 Amy早上7:30起床 8:00出門 搭捷運到公司 下班後會到健身房 運動時會聽podcast …..
請把這個「化身」看作一個目的地,你為了成功觸及 Amy 所作出的選擇和決定都會讓你的節目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會吸引到更多其他的人。
2. 進一步,看著照片詢問自己:
他為什麼要聽我的節目?這在他的人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他能從節目中獲得什麼?
暫時脫離自己的視角,進入受眾的腦袋中。嘗試理解受眾需要你作些什麼?幫助你調整心態變成一個有同理心的創作者,並學會以受眾是怎麼收聽的方式去思考,然後對著他說話(聲音有指向性)。
以終為始去製作節目,從終點「帶給聽眾的影響」 規劃,設計出激勵、引人發笑、陪伴型或是知識型的內容。
避免錯誤:
- 避免受眾設定得太像自己
記住關於這個主題,你比聽眾懂得更多。你擁有資訊,他需要資訊,你過著某種生活,他想要間接感受到這種生活,你擁有一種世界觀,他想要聽。你製作節目的理由和他們收聽的理由是不同的,這是觀點上與立場上的顯著差異。 - 和在現場演出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
喜劇俱樂部的現場觀眾和收聽喜劇podcast的線上聽眾是完全不同的輪廓。現場的觀眾可能是年輕的,然而從消費者調查研究中觀察到,線上聽眾則會大量購買嬰兒用品、茶葉和寵物護理用品。
三. 思考節目的功能和形式

- Which version of you do you display on the podcast?
- Who are you speaking to? (Envision a specific person with specific life interests and needs)
- What do you have to say? What is your message?
- What effect do you want to have on them?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透過思考以上四個問題,勾勒出節目明確的願景(因書籍中文與原文落差較大,故以英文呈現內容)
如果考慮到一集的時間多長?
以《OMG領隊衝啥米》30分鐘訪談節目為例,所需要投入的時間:
- 邀約與訪綱30~60分
- 錄製40~60分
- 剪輯60~180分
- 美編文案上架30分
- 交通時間
四. 行銷與建立聽眾的策略
- 建立podcaster社群網絡
你可以邀集4-5位podcaster成立社群,互相支持累績人脈,在遇到問題時也可以尋求建議,或是需要擴大受眾圈時可以互惠當彼此的來賓,幫忙宣傳。 - 回覆聽眾
每一則留言、來信、評論都需要回覆,以建立緊密的關係 - 和聽眾互動
你可以詢問聽眾意見讓他們對於節目有參與感,或向他們提出請求:「請幫忙五星評價、留言並分享阿~~」。 - 舉辦現場活動
雖然之前有提到聽眾們不喜歡收聽現場節目,但是線下活動的目的在於(1)建立關係(2)售票收入 (3)後續效益,觸及潛在的購買者
製作一個節目,最重要的是擁有「受眾思維」,隨時要思考Amy想要聽到什麼樣的節目,但又不能失去自己:什麼是自己也想聽到的內容,實在很困難的取捨。
關於podcast的書籍,下一本想要來寫《下一本讀什麼 》也推薦的書單:
延伸閱讀:《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從思維到方法,一人創業大神帶你打造致富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