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更新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疫苗覆蓋率提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宣布10月13日起邊境解封,入境旅客都不再需要實施居家隔離檢疫,同步開放國外旅行團(取消限團令)、自由行旅客訪台。
真的忍很久惹~ 身邊的朋友陸續訂了機票,準備來個睽違已久的歐洲小旅行!肺炎之前,誰能預料到21世紀的世界有可能會暫停實體交流,台灣可能會鎖國長達兩年多呢!
出國的防疫規定:以當地法規為準
出國旅遊的防疫規定,依循入境(旅遊)國家的當地法令,目前歐洲的國家,大部分取消出入境防疫檢查,室外不再強制戴口罩。建議出發前先查詢最新的資訊或跟旅行社(領隊)確認喔!
舉例來說,法國自8月1日起正式宣告結束「公衛緊急狀態」,政府不得再以疫情為由執行宵禁、封城與疫苗通行證等防疫措施,回復正常生活。大多數民眾不再配戴口罩,你可以視自身情況戴口罩,重點是「確診者不用隔離」!
相較於法國,德國對於疫情抱持較謹慎態度。近期因擔心冬季疫情爆發,從10月1日起,開始局部重新收緊防疫措施。包括在醫院、診所等醫療院所內必須佩戴防護級別較高的FFP2口罩。目前仍維持飛機上不必戴口罩,但商店可能開始要求顧客於室內購物時配戴口罩。
結論就是,醫療口罩要備好,FFP2口罩在歐洲藥局、車站、部分超市都可以買到。
而同一國家也可能因不同城市的規定略有不同。疫後旅遊就是「保持彈性」。
出國旅客建議投保旅遊平安險
由於國外疫情的不確定因素仍高,出發前建議投保具有「海外醫療險」的旅平險,保障因染疫可能衍生的相關醫療費用。目前市面上僅有「安達產險」包含,建議洽詢認識的業務員或是自行上網投保。
海外確診7 日內暫緩搭機(滾動調整中)
在國外檢驗確診者,暫緩回國,如果團體行程已到尾聲會產生改機票與住宿的費用,團票通常無法延回,住宿費也不便宜,這些不確定的因子、確診產生的額外費用是目前影響出國意願的主因。
按照規定「旅行業者應協助境外確診及受隔離旅客遵守旅行當地國家之防疫措施,倘無法配合當地國家及返國之防疫措施,請勿報名參團。」衍生費用由遊客自行負擔。
入境旅客及接待之旅遊產業應遵循事項 (一)為避免疫病跨境傳播,境外確診者自採檢日起 7 日內暫緩搭機,有關入境旅客因應疫情所為之各項檢疫規定,均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規定辦理。入境旅客在臺期間應遵守「自主防疫指引」規定。
旅行業辦理入境團體旅遊操作指引 111.09.30
回台灣,防疫依照CDC規定
- 入境台灣時,機場工作人員會發放(2歲以上)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入境當天或自主防疫第1天(D0/D1)檢測1次。依規定「自主防疫期間外出前,需有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因此如需外出必須每兩天快篩一次(D0/D2/D4/D6)。
- 開放無症狀旅客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有症狀旅客優先搭乘防疫車輛。
入境台灣7天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之防疫規範:
- 入境當日或自主防疫第一天(D0/D1)或列為接觸者當天家用快篩試劑進行快篩。
- 自主防疫地點以符合一人一室(獨立衛浴)條件之自宅或親友住所或旅館為原則。
- 儘量避免接觸重症高風險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幼童、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
- 有症狀在家休息,並以家用快篩試劑進行快篩。
- 禁止前往醫院陪病、探病,建議延後非急迫性需求之醫療或檢查,並避免前往長照機構。
自主防疫期間外出前,需有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
以上為台灣出入境目前的規定,預計應該會滾動式地調整,小道消息指出:有可能在選舉後放寬規定。
旅遊歐洲的注意事項
1. 入境歐洲的規定
- 禁止攜帶生鮮、蔬果、農産品、奶製品等 。
- 現金攜帶超過一萬歐元或等值物品須申報。
- 出入境的免稅品規定:煙一條、酒一瓶!
- 請勿攜帶仿冒品(如果無法確認是正牌就不要帶)。
2. 飲食:請入境隨俗,體驗當地飲食文化
歐洲各地的飲食風格略有不同,原則上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最大宗的蔬菜叫做「馬鈴薯」,夏季菜單上的生菜到了冬天可能會改成熱湯,在餐食上很難達到台灣人認為足夠的一日蔬菜水果量。
歐洲口味偏重,建議可攜帶少量家鄉版零食(粉狀泡麵),但是參團絕對不會餓到。歐洲飲食中以西班牙、義大利的料理與台灣較相近。
3. 歐洲醫療較不便利,備用藥品多準備
- 腸胃藥、感冒藥、暈車藥是必備的
- 綜合維他命、魚油、益生菌等舒緩水土不服營養補充品
- 確診備用藥: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及電解質補充劑、維生素B、C、類清冠,可自行斟酌攜帶
- 個人長期服用藥物(高血壓、糖尿病、中藥等),多帶數天份,並放至於隨身行李
- 如有特殊病歷,建議將醫生英文處方箋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
4. 服裝建議:洋蔥式穿法
歐洲屬於乾冷氣候,出發前請查詢天氣預報。如果無風無雨,體感溫度會較氣溫略高一點點,室內與車上有暖氣,建議洋蔥式穿法。冬天一般是一件大外套走全程,如果想要拍照有辨識度,可以在圍巾、帽子等配件上花心思,但是歐洲小偷很多,那些珍貴的稀世珍寶建議留在安全的台灣。
- 如遇到初雪或融雪,體感溫度下降,鞋子注意防滑效果,小步行走。
- 天氣乾燥,可以準備滋潤版的保濕用品(油)、乳液、護唇膏、面膜。
5. 住宿須知:歐洲響應環保,拋棄式用品需自備
- 牙膏、牙刷、刮鬍刀、室內拖鞋需自備
- 毛巾、吹風機有提供
- 電熱水壺視區域(一般無提供)
- 歐洲電壓220V,需自備兩圓孔的轉換插頭(手機、筆電、平板為國際電壓即插即用)
6. 步行很多
每天步行距離長,越老的城市遊覽車的下車點離景點越遠,準備好走的鞋子,建議帶兩雙替換。
旅行好用的小物清單
No1. 防盜腰包

歐洲的小偷遠近馳名,尤其歷經兩年的失業勢必也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筆。「小心再小心」是米蘭達給團員的一再提醒,但是人真的無法時時刻刻保持緊戒,堤防身邊的可疑人士。我自己也曾經在即將搭飛機回國,在飯店大廳等車的空檔,遇到差點被偷走重要護照與皮包的經驗。切身之痛,非常建議大家到歐洲準備一個貼身的防盜腰包,穿在衣服裡面可以分散大部分的風險。
No2. 旅行文件與備份

出國必備:護照、機票、簽證*、錢 (信用卡),然而為了避免被動或主動遺失的情況,建議準備一個備份影本,分開存放。
備註*:歐洲申根國家開放台灣護照每半年有90天的免簽期限,但當地醫療花費昂貴,建議另行準備(投保)申根醫療險。
No3. 個人藥品 (常用藥品與備用藥品)

旅遊在外,平常在使用的慢性用藥:中藥、血壓、氣喘、心臟等用藥一定要記得帶!且準備超過旅遊天數2-5天的分量,避免遇到延遲回國的特殊意外情況!
另外,歐洲醫療費用高且看醫生不容易,儘可能準備一些備用藥品避免突發狀況影響遊興。備用藥品包含:退燒止痛藥、感冒藥、抗組織胺過敏藥、肌肉鬆弛劑、外傷塗料等,以及適應其他特殊環境需要的藥品,例如預防高山症的藥物。
備註:旅遊的備用藥品可以洽各大醫院的旅遊門診或藥局開立。
在大部分的歐洲國家因其緯度較高,早晚溫差大,葉菜類得來不易,大多數時間可以攝取到的青菜只有馬鈴薯 (登愣)。加上長途飛機舟車勞頓,身體容易有些輕微的發炎反應,也十分建議攜帶營養補充劑:綜合維他命、維他命C、魚油、益生菌適時攝取。
No4. 上網SIM卡、網路分享器

歐洲的WIFI網路並不普及,有的機場WIFI還有限時或收費的情況,身為重度網路成癮者必須自備網路XD
網路上可以搜尋到各式上網方案,一個人旅行建議購買上網SIM卡替換就很方便,人多想要節省開支也可以租借網路分享器,不論是購買或租借之前一定要再次確認你旅行的國家有沒有包含在店家的漫遊方案內喔!
No5. 保溫杯

我們受到傳統中醫觀念影響很深,養成一個喝溫熱水的習慣,然而因為飲食文化的不同,歐洲餐廳並沒有提供熱水。我們可以選擇入境隨俗,在旅遊期間依照當地習慣生活,或是在有煮水器的旅館煮好熱水隨身攜帶。除了在有飲茶習慣的英國,歐洲飯店有煮水器的比例好像是碰運氣的XD (美式連鎖飯店較多)
No6. 摺疊雨傘

長天數的行程難免遇到比較多樣的天候狀況,建議行前查詢氣象報告了解該準備的衣服,歐洲天氣偏乾冷,在無風雨的情況下體感溫度會比實際溫度較暖。歐洲的商店很早關門,如果行程又是比較緊湊,雨傘不是隨手可得,建議從台灣帶喔~
No.7 保養品(油)

歐洲較為乾燥,水質偏硬,旅遊幾天便會覺得皮膚較乾,太乾就容易有細紋。為了保持亞洲人看不出年紀的神祕感,建議攜帶比較滋潤的乳液、油類保養品與護髮產品。
No. 8 行李秤

最後,別忘了歐洲是購物天堂,兩年沒去了,我的保養品和居家用品早就用完了QQ 去歐洲旅遊絕對不可忘了順道採購些品質精良的歐洲品牌,但是買買買千萬不能超過航空公司規定的行李重量,否則超重費用十分驚人。一邊打包,一邊秤量一下託運與手提行李的重量吧!
目前華航長榮經濟艙的規定則為兩件各23kg (長線)
好了!行李都準備好了~我們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