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歐洲旅遊:缺工、漲價、有錢買不到 - 米蘭達趣哪兒

疫情後的歐洲旅遊:缺工、漲價、有錢買不到

缺工潮遇上旅遊旺季,後疫情時代旅遊應該保留行程的彈性與時間的寬裕。尤其搭飛機的那一天,能多早就多早,寧願在機場發呆吹冷氣,也別在熱浪裡狂奔。

第一線人力不足,使得行程充滿變數

米蘭達五月底到歐洲旅行,入境西班牙的時候大排長龍,據說海關人力嚴重不足。舊員工離職了,新人還不上手(其實是在聊天XD),光排隊蓋章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巴黎,去逛知名的瑪黑兄弟百年法國茶專賣店,想喝杯下午茶又遇到餐廳不開放。經理頻頻抱歉表示人力不足,來不及訓練新的員工熟悉店內各式茶葉和沖泡溫度,所以餐廳沒辦法營業。

許多熱門的餐廳被迫關門,百年的莊園旅館也計畫歇業……

關門不是生意不好,是因為「找不到員工!」

歐洲在疫情期間流失了大量的勞工,有的外籍勞工返國了,有的本地人才轉行了,人力缺口還沒補齊,就面臨了旅遊旺季的考驗。

  • 旅行社的朋友說,遊覽車的費用提高很多,司機更是難找。疫情導致陸路運輸的需求高漲,客運司機早就轉行投入大貨車的行列,獲得更好的報酬。
  • 德國的朋友說,德鐵在暑期旺季大力促銷「9歐月票」搭到飽,使得原來已經吃緊運輸人力雪上加霜。「誤點」已是德鐵的日常,還常常搭到一半被趕下車,可能遇到司機換班休息,或是故障沒人維修。
  • 英國的朋友說,現在搭飛機只能期望航班不要被取消,「排隊」是稀鬆平常。我回程從巴黎起飛,阿聯酋還特地發信提醒:櫃台提早3.5小時開放,務必早早到機場,準備「排隊」。

會展、節慶需求推升歐洲驚人房價

米蘭一晚台幣2700元的床位

今年回到歐洲旅遊,人人歌舞昇平的感覺,彷彿這兩年的GAP YEARS完全不存在,可以感受到差異的只有那驚死人的通膨。

因為臨時決定出國,匆促開始搜尋住宿選擇,義大利的房價讓我連說了好幾次 Oh my God!

六月遇到義大利國慶連休,羅馬的普通雙人房住宿4000-6000/晚,佛羅倫斯背包床位2500/晚,老城區的飯店更是超過7000/晚。第一次查到這個價我還不敢住這麼貴的青年旅館,怕被笑話!

但到米蘭遇到設計周,還是得住上超過2500/晚的床位同一時間朋友說巴薩隆納有音樂節,背包床位也漲超過200歐元/晚…….住宿明顯供不應求。

好險我到西班牙的時候,房價已經回穩,荷包君暫時鬆一口。

精品的價格飆漲仍然供不應求

因為匯率變動、生產成本提高(官方說法),香奈兒經典款Classic Flap包去年三度調漲,今年1月又調漲其他包款價格,漲幅達8-12%。但是消費者好像兩年沒出門,財力大增!路上有親友託買,進到專賣店,熱門款永遠是 Sorry, sold out ! 或是要求「配貨」,搭售一個銷量差的醜包XD

勞力士錶更不用說,檯面全空,連展示錶都沒有(或是寫上Display Only),預約排隊要等一至兩年!

我就是好奇,受疫情影響的這兩年,為何大家的購買力不減反增?哪裡可以變出現金,拜託也通知我一下嘛!!

更新:朋友提醒我歐元匯率是跌的,我五月換匯1:32.25台幣,七月曾經來到1:29多台幣,逼近美金匯率。一漲一跌,名牌價格折合台幣便宜很多,中間就有很多購買力可以發揮的空間XD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