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閱讀23 - 米蘭達趣哪兒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閱讀23

米蘭達很長的時間在歐洲走跳,走過的景點或多或少總和二次大戰有所牽連,讓我對這段過往歷史特別好奇,平常也會在Netflix上看一些關於二戰的紀錄片。

尤其參觀過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園區的導覽與現場感官衝擊太強烈,即使經過那麼多年,那些房間、通道、現場氛圍仍然歷歷在目。

我試圖想要理解這些受害者所經歷的艱難時刻,大多的時候透過電影,例如《穿條紋衣的男孩》、《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用遠距離的旁觀者角度觀看這段歷史。

然而這一本小書《活出意義來》,卻帶領讀者透過生還者第一人稱以及心理醫師的專業視角,來理解他們在集中營內的心境轉折與生命所展現的韌性,對於人類面臨生命威脅時的情緒反應與選擇留下非常珍貴的紀錄。(沒有恐怖駭人的情節)

再艱困的環境仍有選擇成為善或惡的自由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面臨生死存亡的爾虞我詐(那好像是一種理所當然),而是在飢寒交迫下仍有人願意花費心力關懷他人,或讓出自己僅有但可能不足溫飽的麵包給更需要的人。

作者描述這種人也許寥如晨星,卻足以證明: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都有極惡也有極善的人,對一方人極惡之人,在另一群人眼中也可能做了無比善事。

生命的意義

在長期睡眠與營養不足的情況下,拖著風中殘燭般的身體被迫勞動,被像牲畜般地對待,無法想像他們用什麼信念堅持下來。活在巨大的壓力與壓迫下不一定比死亡好受,到底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作者引用尼采的話,指出他們求生的動機,也許是遠方(不知生死)的家人,也許是未完成的書稿。

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內在時間的「變形」

作者觀察當一個人如果看不出他的「暫時存在」何時結束,例如在集中營的遭遇沒有可預期結束的一天,或是失業也有類似的情況,就不再對未來有所期待作出規劃,受內在時間的「變形」所苦。一小段時間(每一刻)都充滿的痛苦與疲憊,彷彿遙無止期,較長的時間(一星期)反而似乎過得比較快。

對於作者以失業者舉例,身為因疫情中斷主要職涯的一員覺得他實在太慷慨了,失業者的痛苦怎麼能和在集中營的受害者相題並論?但形容的狀態卻十分貼切。當一個人失去對未來的期待,深處苦難之中,很容易人失去求生存的意念,只要失去希望下一步就是死亡的威脅。

我之前還聽過一個「史托克戴爾弔詭」理論,適合運用在你所期望,卻總是不如己意的目標上。(例如期待開放國際旅遊)

史托克戴爾是一名美國海軍上將,他在越戰期間被囚禁在戰俘營,受到折磨長達八年的時間。

他說不管眼前遭遇多大的困難,都要樂觀地相信自己最終一定會成功,但是要悲觀地意識到過程可能是殘酷且艱難的,然後勇敢面對。我們對最終的未來應該抱持希望,但是又不可過份樂觀,才能避免那些事與願違不斷地打擊自己,導致最後徹底失去信心(生存意志)。

意義治療學派

維也納精神分析的第三學派「意義治療學」由作者法蘭克(Viktor E. Frankl )所創立,第一學派是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第二學派是近年很多書籍介紹的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書中的第二篇則是講述意義治療法的基本概念,焦點放在「人生存的意義」與「人對此生存意義的追尋」,作者用淺顯的故事加以舉例說明,對我而言是非常特別而且值得了解的學派。

苦難的意義

作者舉一個因老年喪妻而罹患憂鬱症患者為例,一般我們想像這情況對感情很好的夫妻必是無比沉痛的打擊。

醫生避免告訴患者該怎麼做,他詢問:「請問如果是您先離世,尊夫人繼續活著,那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患者答:「喔!對她來說是可怕的!她會遭受多大的痛苦啊!」

醫生:「您看,現在她免除了這痛苦,而是因為您,才使她免除的。現在您必須付出代價.以繼續活下去及哀悼來償付您心愛的人免除痛苦的代價。」

病患不發一語卻緊緊握住醫師的手,最後平靜地離開診所。醫生指出痛苦在發現意義的時候就不成為痛苦了,例如具有意義的犧牲便是。

他很巧妙地指出問題核心,感覺很輕易就能助人扭轉困境。

這一本小書《活出意義來》特別適合經歷生命中的困境,受疫情的反覆折磨時拿出來讀,思考生命的意義並設法做出回應,轉一個念找出超越命運的能力。

最後.特別想向作者與在集中營內遭遇苦難的人們致敬,也十分感謝作者提出的「意義治療法」。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